由於被垃圾留言侵襲,迫不得已在留言內加入驗證功能,不便之處請見諒!

2021年2月20日 星期六

2020 新春土耳其之旅︰Day 8.3 (伊斯坦堡 - 聖索菲亞大教堂)


聖索菲亞大教堂 (Hagia Sophia)

午餐後前往參觀被稱為世界七大建築奇景之一的聖蘇索菲亞大教堂 (Hagia Sophia)

途經君士坦丁堡競技場 (Sultanahmet Meydanı)
曾是拜占庭帝國京城君士坦丁堡的體育和社交中心
現在是伊斯坦堡老城中心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Meydanı)
在土耳其語中有時也稱為「馬廣場」


廣場裏豎立了數個紀念建築

牆柱 (Örme Dikilitaş)

又稱君士坦丁方尖碑
位於廣場的南側
方尖碑高32米,用石塊建造
是在位皇帝君士坦丁七世在公元10世紀下令將其修復之後命名
據記載,當時的這個方尖碑外面裝飾著鍍金銅牌
上面描繪君士坦丁七世的祖父巴西爾一世的勝利

由於年輕的土耳其新軍喜歡攀爬這個方尖碑
以顯示他們的實力,致使這個方尖碑的表面遭到了進一步的損壞

今天,這個方尖碑的石質核心倖存了下來,被稱為牆柱。


Marmara University Cumhuriyet Museum and Art Gallery



蛇柱 (Sütun)

位於廣場的中央的紀念建築是
來自德爾斐阿波羅神廟的普拉提亞三腳祭壇,現在稱為蛇柱
這座祭壇興建於公元前5世紀
是為了慶祝希臘人在波斯戰爭的普拉提亞戰役中
戰勝了波斯人
其頂端是由三個蛇頭支持的金碗
君士坦丁下令將其從德爾斐移到廣場中間
在第四次十字軍期間,金碗被破壞或被盜
至於蛇頭,遲至17世紀末才被破壞
在土耳其征服後的最初的幾個世紀中
它們仍然存在,因為許多奧斯曼繪畫都描繪了這些蛇頭
部分蛇頭已被復原,在伊斯坦堡考古博物館展出
今天,德爾斐三腳祭壇僅剩的就是它的下部,稱為「蛇柱」


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 (Theodosius Dikilitaşı)
另一個紀念建築是皇帝是狄奧多西大帝在公元390年
從埃及購買的一塊粉紅色花崗岩雕刻的方尖碑
這塊方尖碑是從大約公元前1490年
圖特摩斯三世在位期間
就豎立在盧克索的卡奈克神廟
狄奧多西大帝將其切割成三塊,運回君士坦丁堡
這塊方尖碑已存在近3500年,其狀態還是非常良好



方尖碑基座



Tapu Kadastro Binası


德國噴泉「德皇威廉噴泉」(German Fountain)位於廣場的北部入口
是一個新拜占庭式風格的八角形拱頂噴泉
由德國政府興建於1900年
紀念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於1898年訪問伊斯坦堡


穿過廣場遠望便是聖索菲亞大教堂 (Hagia Sophia)
現改稱阿亞索菲亞清真寺



大教堂揉合了東方拜占庭式和伊斯蘭式的建築風格
圓頂外的四座宣禮塔,是後來附加的清真寺建築
有近一千五百年的漫長歷史
曾經是基督教的教堂,也曾經是伊斯蘭教的清真寺
2020年7月11日未改成清真寺前是記錄著珍貴文化遺產的博物館





聖索菲亞大教堂曾是東正教最高殿堂
西元6世紀由拜占庭帝國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於首都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
1453年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
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將地名改為伊斯坦堡(Istanbul)
又把聖索菲亞大教堂改建為清真寺
直到1930年代土耳其共和國成立
追求政教分離的國父凱末爾才將它改為博物館
此後聖索菲亞一直肩負兩大宗教和平共處的象徵
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早在2005年,土耳其宗教團體就向最高行政法院「國務委員會」提出請願
主張聖索菲亞屬於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所興建
原本就是當作清真寺用途
而凱末爾的命令無效
國務委員會也在2020年7月10日正式裁決將博物館改回清真寺







大教堂/博物館充滿經典拜占庭教堂藝術
除了大圓頂(dome)建築特徵之外
還有內部裝飾的聖像馬賽克鑲嵌畫























圓頂拱壁面上的馬賽克鑲嵌畫內的聖母瑪利亞及耶穌















教堂內部保存了繪於十一世紀早期
並且是世界上保存最為完整的鑲嵌畫(260平方米)和濕壁畫(3000平方米)創作群
另外還有大量十七到十八世紀的壁畫殘片

左至右為瑪利亞、耶穌及施洗約翰


約翰二世、抱著耶穌的聖母瑪麗亞、女皇伊林娜


君士坦丁九世、耶穌、「佐伊」女皇



Weeping Column (淚柱/許願孔)
根據傳說將手指放進洞口並許願然後順時針或逆時針滑一圈,成功的機率會很高




來自帕加馬的淨潔甕
在穆拉德三世統治時期被帶到聖索菲亞大教堂
由來自古希臘時期的一塊大理石雕刻而成


最後一幅近出口的馬賽克鑲嵌畫
查士丁尼大帝、聖母及耶穌、君士坦丁大帝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