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被垃圾留言侵襲,迫不得已在留言內加入驗證功能,不便之處請見諒!

2008年10月7日 星期二

08初秋東京及長野(駕車)七天遊 (Day 3) (上)


30/9/08 (Tue)

松本 - 上高地 - 大王わさび農場 - 大町溫泉

早上起床後便往餐廳食早餐,食物選擇雖然不多,但免費的也不能要求太高



幸運地今天已沒有落雨,天色雖不是太好,但比昨天已算不錯了

酒店check-out後便步行至租車公司取車,租車公司離酒店很近,步行只需1分鐘,亦是我選擇這間酒店其中一個原因。



由於只得2個人,打算租一部比較細的車,所以在Tocoo預訂了一部日產1,000cc的March,誰不知可能不夠車,竟然給了部1,400cc的Note,這款車在2006年去和歌山時也曾駕駛過。



辦理好手續後,便驅車前往第一個景點 - 上高地

這個就是內置車內的GPS導航,不太好用,有搖控的比較好



由於要保護上高地的自然景觀,所以對車輛會有限制,只准巴士及的士行走,因此私家車只可駛至沢渡,在沢渡駐車場泊車,然後再坐巴士進入上高地。

沿着這條國道158野麥街道前往沢渡



泊好車後正打算去巴士站乘坐巴士到上高地,在給駐車場費用時,有位的士司機游說我們坐的士,價錢跟巴士一樣,兩個人也只需¥1,600,有4個人便可以開車。剛巧有一對日本夫婦前來,經那位的士司機講完一輪,我們一行4人便上了的士,開往上高地。

的士司機一路開車,一路沿途講解一些景點歷史,我們當然聽不懂,但也很欣賞他的服務態度。他知道我們不是日本人,落車時還給了一張有中英語關於上高地景點介紹的單張,令我們更感覺到日本人的熱誠。

約15分鐘的車程便到了大正池,比原先計劃的時間早了半小時。

海拔達3,000米的上高地,被日本政府列為特別名勝,受到高度保護,因此山內有極多珍貴的動物。

一般遊覽上高地會由大正池做起點,向巴士總站方向經過田代池、田代橋至河童橋,如有足夠時間的話可以直行至明神地區及德澤地區。



大正池

1915年6月6日,由於燒嶽火山噴發,大量的泥石流將梓川攔截,從而形成該池塘。樹木被水淹沒後僅剩下乾枯的樹幹,形成具有夢幻景象一般的枯萎樹木。當被霞光或朝靄所籠罩時,形成夢幻般的景象。加上在天氣晴朗時,燒嶽與穗高峰巒倒映在湖面上,可謂是上高地極具代表性的美麗景觀。



穗高連峰給雲遮蓋了



田代池

在夏季,蓮花、杜鵑花、細杆羊鬍子草群落顯得異常美麗。而晚秋季節則在霜的渲染下,變得滿目雪白。在森林中行走時,眼前忽然豁然開朗,田代池便呈現在眼前。天空與山嶽倒映於澄清的水面上,周邊盛放著當季的花草。由於有地下湧泉,因此即使在冬天,田代池也不會結冰,但由於霞澤嶽不斷注入的泥砂,使得田代池正在逐年縮小。而且池底的枯葉等逐漸堆積,因此有些地方已經變成濕地。



梓川



田代橋、穗高橋

1998年11月竣工的兩座橋僅被用於運輸長野縣出產的落葉松與絲柏,是考慮到景觀需要而設計的木橋。在田代橋與穗高橋之間,可眺望成為梓川中心小島的燒岳與穗高嶽的雄偉身姿,景致壯觀。同時作為西穗高登山入口的田代橋已經成為上高地散步的必至之地。



另一條霞沢橋



一棵很特別的植物,紅色的不知是花或是果實



Weston碑

Walter Weston (1861~1940) 是讓“日本阿爾卑斯”揚名世界的英國人。他從康橋大學畢業後,受英國教會派遣于27歲時首次來到日本,之後作為登山家,征服了日本各地的著名山峰,並將其中的記錄編于《日本阿爾卑斯的登山與探險》一書之中,在世界廣為流傳。因景點的浮雕受損嚴重,於1965年由佐藤一郎重新製作了現在的浮雕。



河童橋

上高地的象徵—河童橋是一座木制吊橋,從橋上朝上游望去,並排聳立著西穗高嶽、奧穗高嶽、前穗高嶽、明神嶽等海拔3000米級別的山峰。朝下游望去,則可以看到正在噴煙的燒嶽。而穿流於鑽天柳、落葉松林間的梓川風景也很優美,是絕好的眺望台。河童是日本自遠古時代流傳下來的一種生活在水中的虛構動物。關於河童橋名稱的由來,有人說是因為此處存在一處適合河童生活的深淵,也有人說是在沒有該橋的時代,人們將衣服頂在頭上過河,看上去好像河童,至於真正答案仍是個謎。從岸邊也可以下去梓川,如果將手放入流水之中,即使在夏天也會感覺徹骨的寒冷。



我們邊行邊影相,由大正池至河童橋步行了1小時40分鐘左右

跟着便到巴士總站旁的上高地食堂食午飯



老公要了這碗きのこそば



我要了かつ丼



食完午飯,逛了一會商店,買了些手信,便乘巴士離開上高地返回沢渡駐車場取車



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